国家智能制造专项

来源:智为铭略    浏览次数:37    发表日期:2023-08-08

一、指导思想
   按照“市场主体、政府引导、整体规划、分类指导、分步实施、重点突破”的原则,聚焦制造活动关键环节,大力发展智能制造模式,强化智能制造标准对产业的先导作用,促进智能制造手段安全可控,推动企业大幅度提高生产效率和资源综合利用率、降低运营成本及产品不良品率、缩短产品研制周期,为提高我国制造业国际竞争力、实现中国由制造大国向制造强国转变提供有力支撑。


二、基本原则

(一)大力促进稳增长调结构。瞄准新一代信息技术、高端装备、新材料等战略重点,引导社会资源聚集,推动企业提升智能制造发展水平,优化存量产能,在促进经济增长在合理区间运行的同时,推动产业结构迈向高端,实现从“中国制造”到“中国智造”的转型升级。

(二)强化智能制造基础。夯实智能制造发展基础,有效解决制约智能制造发展的关键瓶颈问题。建立健全智能制造技术体系和标准体系,满足产品研发、生产、管理、服务等全生命周期智能化的要求。

(三)积极引领制造模式创新。发挥产学研用协同创新优势,开展智能制造模式应用,建立相应的试验验证系统,形成推进智能制造发展的长效机制,推动制造业的制造模式全面向智能化方向转变。


三、激励约束机制

建立促进企业创新的激励约束机制,通过明确项目实施目标、发挥财政资金引导作用,激发企业内生动力,促进产业提质增效、节能降耗、转型升级。纳入智能制造专项的项目,先预拨一部分财政补助资金;如期实现目标并通过竣工验收的,将给予后续财政资金奖励;未如期完成竣工验收的,将收回已补助资金。对于项目承担单位擅自调整实施内容或项目发生重大安全事故、环境污染等问题的,除将收回已补助资金外,还将进行业内通报等处理。

智能制造专项监管及项目竣工验收管理办法另行制定。
四、2015年专项支持的主要内容

(一)智能制造综合标准化试验验证。开展智能制造体系架构、数字工厂/车间参考模型、评价规范等智能制造基础共性标准研究;面向《中国制造2025》明确的重点领域,开展智能工厂/车间参考模型、通用技术条件、评价标准及方法、工艺参考模型、一致性和互操作要求、工业安全要求和评估方法等关键应用标准研究,建立智能制造综合标准化试验验证系统。

(二)智能制造新模式应用。针对重点领域开展智能制造新模式应用,促进智能制造手段的安全可控发展,重点实施新型传感器、工业控制系统、工业软件、在线检测设备、工业机器人、3D打印、自适应装配系统、智能物流系统及柔性生产线等的安全可控制造模式应用。